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进大专院校是公民权利还是高价投资

加拿大策略取舍中心”CCPA(The 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最近发表的一份有关大专院校收费情况的报告称1970年代开始到1994年期间加拿大的大专院校学费已经上涨了三倍以上而且这个涨势将会继续下去从今年开始的今后四年时间里预计大学学费将会再增加至少13%今后这个趋势也将会继续加剧毫无疑问这对于想进入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及其家长是一个坏消息他们将加强工作和加紧筹划借款以应对这项经济负担大学学费上升之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的资助越来越少人们要问的是为什么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越来越少?

是的国家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建设人才的最重要的渠道政府有责任资助高等教育但是高等院校需要大笔资金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授,建设大批精密的科学仪器和高科技设施的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验所以办高等教育是非常昂贵的工作项目如上所述大专院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学府但是大学文凭不一定是高薪职位的执照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对工农业生产有直接的贡献加拿大的大学毕业生虽然遍地皆是但是有太多学习文科的学生不能迎合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也是企业主一直抱怨缺乏有专科技术人才必须每年从海外招聘外劳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科大学毕业生在劳工市场价值低廉也因此可以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学费过廉很多没有毅力和志向钻研实用科技知识而只想有一张大学文凭的学生也纷纷挤进高等学府目前的情形是很多高中毕业生不是直接进入以职业训练为主的书院而是进入大学的文科导致太多的文科毕业生花费四年的宝贵时间为人生涂金毕业后发觉无法找到谋生职位以后再回到这些书院进修职业课程既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造就了很多无用的或超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要改变这种情形最好是提高大学学费把高等学校的资助建立在有目标地培育科技和经济发展人才而不是基于个人需要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真正反映高等学府文凭的经济价值才能够使大学教育成培育工商业和科技发展服务的有效工具

从商业伦理上讲商品的价格与其质量成正比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大学学费和毕业生的技术知识含量减少政府对大专院校的经济资助必然会提高大学学费使高校学费真正接近就读高等学府的实际价值学生就不会轻易进入文史地理社会哲学等科目而专攻科技实业项目因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CCPA估计目前加拿大四年大学学费大约是80,000元加币对绝大多数的个人或家庭而言光是化费这笔巨资学习人文艺术或只是想有一个大学文凭点缀人生显然是太过奢侈提高大学学费就会淘汰部分不是为了建造实用的生活前程才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

2012弗雷瑟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发表的研究专题《人为的廉宜大学学费》(The Artificially Low Tuition),文章中提到学费的高低与学生努力程度之间的强烈相应关系它显示不管是念文科还是理工科的学生也不管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低廉的大学学费导致他们花更多的时间休闲放松享受生活,减少攻读的时间和努力程度。越是把进入大学看成是一种昂贵投资的学生,越是重视他们的学习机会并越加努力向学;同时也会在抉择大学学科之时越能把持价值观念和谨慎态度因此,政府有限度有节制地调度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资助,实际上不但有利于发展大专教育的本身,更有利于工商业和经济发展。也令提供与接受高等教育两者之间能够保持平衡的状态。这将令加拿大的技术劳工短缺现象成为过去使我们的劳工市场主要是对本国的而不是国外的劳工创造工作岗位令纳税人的钱不会浪费在照顾非加拿大国民的利益上。

接受高等教育是加拿大公民的权利因此政府有在经济上协助国民进入高校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在有利于本国工商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运行更必须符合包括大学生本身在内的全体民众的长远和全面利益所以进大学不但是国民的应得权利,更重要的是它也应该是国家的一项长远的巨额投资因此它必须讲究经济效率和实际功能。事实证明无原则地降低大学学费不但不是提高而是降低高校教育质素的不利举措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