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生死情

来源: 文华
我和永昶同志是同乡、同村、同族人,他属马我属羊,马羊一家,他和我父亲是同辈,因我俩年龄只相差半岁,所以,我从来没有叫他叔长叔短,彼此都相互称呼其名。也许因为一种神奇缘份,是命运共同体,我们从童年至青年,从青年至中年,从中年到老年,友情厚深,往来亲切,保持始终。一生都是好伙伴、好同学、好战友、好朋友,真可畏难能可贵。

好伙伴
小时候,我们从穿着开裆裤和光着脚丫子起,就喜欢一起耍,因我家与他家相距不过三百米,又是土生土长的男孩子,共同爱好多,自然来往也多。那时陕北小山村,穷的当当响,加之落后封建,男女孩不能接触,女娃不准出家门,男娃才能上街玩,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捉猫逗狗,或跳绳、或赛跑、或踢毽子、或摔跤、或在池塘打水仗、或土堆里玩土、各取所好,各找伙伴,玩游戏,这些我们都参与过。不过,儿时玩耍,磕磕撞撞斗嘴打架的事,是家常便饭,不足为怪。永昶和我因鸡毛蒜皮事也争吵过,但未动手打架,彼此友好相处,一起玩得开心,是快乐的小伙伴。

家乡解放后,村里成立少年儿童团,永昶胆大有组织能力,小朋友推选他为团长,十多名男童为团员,我也是其中一员,他带领大家手持红缨枪轮流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件,有时还组织文体活动,搞得很活跃,受到上级表扬。我们长大后,一起放过牛、一起上山砍柴、一起打猪草、一起拾麦穂、一起提筐在马路上拾粪积肥。因他舅家在张村驿,我姑家也住此地,我们经常一起去探亲,又一起返回,俩人合得来,相互关系好。

好同学
1940年早春,本村建立了新政权,我们一起上学,同在一个课桌上。我九岁他十岁,深深懂得贫家农户子弟上学不容易,应珍惜机会。所以,我们学习很努力,读书很用功,作业很认真,考试的分数都在前八名。不幸的是我们在读小学三年级时,他父亲因贩卖大烟土在边境关口被国民党军方查获,押解于洛川城内蹲了一年监狱。永昶是家里老大, 弟弟和两个妹妹都小,他母亲身体多病,只好辍学挑起家庭重任。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既要忙农田生产劳动,养家糊口,又要隔三岔四赴洛川探望父亲,往返步行八十华里,很辛苦不容易。

儿时的我很同情他的处境,担忧他的学习而着急,思前想后,我主动上门与他商议补课事,他非常高兴。于是,我利用晚间和假期,将老师讲的课给他复讲一二遍。他聪明记忆惊人,凡补的课他都记得八九不离十。1944年7月;我们一同去富县第一完小赶考,双双获录取,让人欣慰。

在县城高小读书期间,我和永昶在一个班级,同住一间校舍,同滚土炕,我们家乡相距县城往返五十公里,都是羊肠小道,还翻越两条大沟,崎岖坎坎,每周放假一天,我们都同回同来。他善良厚道,心直口快,个性很强,爱打抱不平。有位同学个高粗野,见我个小体弱,有意欺辱我,要我的东西我不给就动手抢骂骂咧咧,还打了我两拳,痛的掉眼泪,当时被永昶碰见,狠狠教训了这小子一顿,并指着他的鼻子严厉说;“你小子今后再撒野,我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尿壶用,快滚。”从此,这位野小子老实多了,再未发生此类事。

永昶童年时代就脑瓜子灵,思维敏捷,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有位同学会说会道会吹牛会来事,却很虚伪,劳动耍奸溜滑,就这样的人还被老师提议当选学生会主任、模范好学生。永昶不服气投反对票。觉得此人思想品质不正,不会有作为,关键时刻还会出事,所以不同意,还对老师同学讲,若不信可以走着瞧。果然不出所料,他在解放战争中参军,因环境艰苦,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投敌叛变。我军打开敌占领的立石寨子时,我在清查俘虏中发现此人,感到惊讶,昔日的模范好学生,今日变成阶下囚,让人费解。铁的事实证明,永昶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张反对票投得准、掷得远、很有穿透力和敏感性。

好战友
我和永昶经历保卫延安和参加解放大西北战争,是生死与共的战友。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二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第一天我们就在一起,老师韩生荣带领我们俩学生,协助牛武镇当地政府干部搞坚壁清野,动员老百姓作好战争准备。当天清晨,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中突围,刚爬到半山腰,有十多架敌机轰轰隆隆从南向北低空飞行,靠后边的一架敌机可能看见山坡有人走动,便急速扭过头俯冲,抬头一瞧肯定没好事,我们几个人快步躲藏在路边不远的大石板下面,敌机就在我们站过的位置上打机关枪,还掷下一枚炸弹,滚到相距四十米外爆炸,瞬时土石飞扬,吓得全身冒汗,多亏那块神石,方才躲过一劫,不然都为革命光荣了。我们当晚在黄福田村休息,第二天清早,急急忙忙吃点东西,我和永昶又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敌机轰鸣声,渡过水面上还有薄冰的洛河西行,在大山间走了两天,边走边打听,爬了几座大山,才找到学校转移的地方,这个小山庄叫“鬼门关”觉得很不吉利,战争时期不讲那些了。不久我和永昶及二十多名师生先后参加人民解放军,天天行军打仗,转战陕北十多个县,行程两千余公里,为保卫延安之战,出了力、流了汗、各自作出贡献。

飒年四月,延安光复,部队整编为一野警四旅,我们同分配在十团,永昶在二营部当卫生员,我在三营八连当文书。大军从陕北挺进黄龙蒋管区,寻机作战。七月间,旅政治部成立宣传组,我与永昶同时被调来。这个组(相当排)共23人,分为两个班,我任命为一班班长,永昶是我班的成员,我们又在一起共事,一起搞宣传,一起同台演出,他对我帮助支持很大,我也帮他入了党,自报作介绍人,彼此关照有加。有次我感冒又胃痛,他主动到后勤部请医生看病拿药,还端来热腾腾的病号饭,我十分感动。1949年过春节,部队驻扎白水县段家河村,那年天寒地冻,十冬腊月,烧炕无柴火,我们睡的土炕凉如冰,冻得人哆哆嗦嗦,只好合衣裹被,打对睡觉两人屁股对屁股来取暖,方才熬到天亮。事过几十年,我与永昶谈起此事,感到艰苦环境的友情,是难忘掉的。

1949年元月,部队又进行整编为四军十二师,我们还在这个宣传组,那时我升为组长,永昶升为一班长,我们一同参加解放钢川、耀县、富平、三原、咸阳、泾阳、西安战斗,以及扶眉战役、兰州战役,还一起参与修建天水至兰州铁路。1950年11月,部队开进河南郑州,改编为公安二十师,我与永昶同在师政机关当干事,一起工作生活。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和永昶自幼一起长大成人,从学校至参军,在一个锅里吃饭八年之久,一起摸爬滚打,时间之长,情感之深,在同学、乡亲圈子内,无人相比。

由于革命事业需要,服从组织,只好别离,各奔东西,天各一方。1951年冬,我调往陕西潼关五十八团,不久永昶调往徐州六○团。1953年9月我又调北京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公职,是年,永昶西调兰州一个团工作,1958年又转业甘肃省,转悠了好几个单位,最后落脚兰州定居。我戎马生涯几十年,从西北到华北,又从华北到东北八年,离休回到京城。多年来,我与永昶相隔千山万水,虽然接触见面少了。但是,我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并未随日月流逝淡薄,仍有书信往来和电话沟通,彼此表达深切思念之情和美好的祝愿。

永昶思想解放,接受新鲜事物快,有魄力、有能力、有闯劲、敢于挑重担。可惜,在军队未重用,转地方却发挥了才华。尤其搞经济有一套,政绩突出,工作出色,在省里是一颗明星,令人敬畏敬佩。

好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和永昶,由他出生到临终,八十多年,相知生死之交,相互帮助、相互关照、亲同手足。1954年春,永昶来信告知他要结婚,我非常高兴,第二天我就给他寄去四十元钱(那时我每月工资才28元),并写了一封长信,表示热烈祝贺,祝挚友幸福美满。1963年冬,我小孩大舅来京就住家几个月要找工作,我无办法,他赖着不走,愁得我多夜不眠。正巧,永昶来京开会相见我将此事向他诉说,满口答应尽快办理,不出半月经联系将继成安排在刘家峡水电站。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多次从兰州托人捎特产给我,为我排忧解难,深表感激之情。

永昶是位大好人,待人和善,喜欢广交朋友,不论军队还是地方,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五湖四海,他的朋友遍天下。朋友有难,该出手就出手,尽力相助。困难时代,家乡来人找他购买钢材和汽车,他想方设法如期运到;老师余德丰儿子结婚需要一台彩电,他帮助买好送上门;有几位老乡和老战友找他办事和工作调动,他都热情招待,一一如愿。1990年秋,甘肃三位省级离休干部想外出远游无钱,他得知后慷慨解囊,专门组成一个团队亲自陪同,并电告我陪同小学校长赵正才夫妇同往随团,我们一行十三人,畅游广州、深圳、珠海、海南、广西桂林、南宁、北海等地风景区,旅行月余,大开眼界,大饱眼福,非常开心,皆大欢喜。

我和永昶是世交,两家人来往甚多,他大儿子来京旅行结婚,就住在我家里,我的大儿子小京和二儿子小东赴兰州办事和出游,也住在他家里,亲如一家。我离休后,他邀请我和孩子前往兰州游玩,安排住在牛望庄朱德总司令曾住过的高级套间,好吃、好喝、好玩,相待如宾,热情过人。

永昶因公务经常来京,我们交往更加频繁,每次他到京一下飞机就给我打电话,不是让我到他下榻饭店相会或小住,就是要到我家里吃家乡饭,有时也住我家里,促膝交谈,常常到午夜时分。都是无边无际闲聊、谈天说地、古今中外、老师同学、文革笑话、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人生、老婆孩子、家庭生活、无所不及,无话不说,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回想激情岁月,感慨油然而生。

2010年深秋,我从海士兰电话中得知,永昶患病并已做手术,尽管手术很成功,仍给我心间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我放心不下,毅然决定必须去兰州一趟。八月中旬,我买好火车票,从北京动身专程赴兰州。前来火车站接我的是永昶的小儿子三三,出站后远望小轿车旁边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头戴草帽,不知何人,当我走近一瞧是永昶,他因病魔缠身变成另外一个人,身体消瘦,脸色憔悴,叫我认不出来,当我与他握手时,我心酸了,不由自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一起在兰州饭店小住五天,同吃、同住、同上街散步、同去黄河滩观景留影,白天和晚间聊天,我尽力用好言安慰他,多讲些童年和战争年代有趣的事,逗得俩人开怀大笑,以转视线忘记病痛折磨。从言语表情看得出,他对我专程探望,感到欣慰满意。并说:“文华,我们是一起长大,又在一起上学当兵,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好是亲人,这次又千里迢迢看我,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从他病情来看,并不乐观,我预感到永昶驾鹤西去为期不远了,我们这次相会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所以,我俩分手的前一夜,在饭店谈聊许久,彼此都流下了生离死别的泪水,泣不成声。第二天他强打精神送我到车站,临进站时,俩人紧紧握手都不愿松开,彼此挥泪告别,回头不语。“依依不舍之离情,深情意远耐寻味。”此后,我们每周一、二次通话,直至他住院昏迷。他与病魔抗争一年之后,于2011年8月15日,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噩耗传来,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永昶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位最好的伙伴、同学、战友、朋友。永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心里,我永远会怀念他思念他,愿他一路走好!!!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